
翅片管換熱器的施工工藝主要包括材料準備、加工制造、組裝焊接、檢測調試等關鍵環節,需嚴格遵循工藝標準以確保設備性能。
1. 材料準備與預處理
施工前需核對翅片管(常用鋁、銅或不銹鋼)、基管(碳鋼、不銹鋼)及法蘭等配件的材質、規格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基管表面需進行噴砂或化學處理,清除氧化層和油污,增強翅片與基管的結合力。翅片需檢查平整度,避免褶皺影響傳熱效率。
2. 翅片成型與固定
采用機械軋制、纏繞或焊接工藝將翅片固定在基管外壁。高頻焊接適用于不銹鋼材質,確保翅片根部與基管熔合;鋁翅片多采用液壓脹管工藝,通過壓力使翅片緊密貼合。翅片間距需均勻控制(通常2-5mm),過密易積灰,過疏則降低換熱效率。
3. 管束組裝與焊接
按設計圖紙將翅片管排列成管束,通過管板或支撐架固定。管板鉆孔需保證同心度,穿管時避免劃傷翅片。管端與管板采用脹接或焊接連接,弧焊適用于不銹鋼材質,需控制熱輸入防止變形。焊接后需進行滲透檢測或X射線探傷,確保焊縫無氣孔、裂紋。
4. 壓力測試與防腐處理
管程和殼程分別進行1.5倍工作壓力的水壓試驗,保壓30分鐘無滲漏。氣密性試驗采用肥皂水檢測焊縫。測試合格后對碳鋼部件噴涂環氧樹脂或鍍鋅處理,高溫環境需選用耐熱涂層。進流分布測試,調整導流板確保介質均勻通過翅片區域。
注意事項:施工環境需保持潔凈,避免粉塵附著;低溫環境下焊接需預熱;安裝時預留熱膨脹間隙。通過嚴格工藝控制,可使翅片管換熱器達到設計傳熱系數(通常可達光管的3-5倍),保障化工、空調等系統的穩定運行。
